丽水出门便是青山,入眼便是林木。据去年省林业厅发布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丽水以占全省17%的土地面积,蕴藏了全省20%以上的森林资源,“浙南林海”实至名归。
优势森林资源如何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丽水森林资源存在的短板如何补齐?让丽水森林越来越“绿”、越来越“美”、越来越“富”是关系生态平衡、生产基础、民生需求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梳理我市森林资源质量情况,市政协专门成立调研组,围绕“打造最美生态,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开展调查研究。
在连续数月的调研中,政协委员们发现,眼下茂密的森林大有乾坤。
根据调研,我市多年来推进植树护绿工作,2011-2018年,实现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森林覆盖率“三增长”。成功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2个、省级森林城市9个、省级森林城镇28个。2018年,全市林业总产值650亿元,在全省排名第6位,增幅全省排名第一;林权改革成为全国样板;森林、湿地GEP达到4178.73亿元;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取得了成效。
但是在这样的成效背后,我市森林资源提升依然存在短板:
——生态格局,既有远忧又有近虑。远忧是指森林蓄积量不高,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林种结构单一,近虑是指松材线虫病来势凶猛。
——随处可见的“面上森林”,丽水森林里缺珍贵林、财富林。
——城乡廊道,精致不够、特色不够。
在之后的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纷纷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议题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