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念白勺杂谈

书写“两山”转化答卷需做好“加法题”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上周,本报推出的“研习路上遇见‘两山’好故事”系列报道,为读者呈现了丽水各地“护绿”为本、“革绿”出新、“点绿”成金的“两山”发展新探索、好故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出了绿水青山的潜在价值。潜在价值要变成真金白银,则需要动脑筋下功夫书写好转化答卷。如何书写?做好“加法题”是关键。

  在松阳县,茶叶成了“两山”转化的好典型。2018年,松阳在中国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市)中位居首位,松阳的10万余茶农都在不断融合的茶产业链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行走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松阳的实践表明,做好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加法题”,茶产品便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旅游业也会越加迸发活力,这是“绿叶子”变成“金叶子”的好途径。

  在莲都区古堰画乡,不大的镇子上,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及大大小小的写生创作基地星罗棋布,油画产值已从2010年的300万突破到2015年的1500万元。受此影响,古堰画乡景区游客接待量也逐年递增,2018年古堰画乡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6.9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201.51万元,同比增长5.18%,小镇核心区居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4325元增至如今39000元,增长了近10倍。同样是做“加法题”,与松阳不同的是,古堰画乡做的是文化与旅游的加法,这一加,风景便源源不断地转化成了“钱景”。

  “两山”转化做好“加法题”,不光要做好“农业加旅游”“文化加旅游”的题目,还要做好“红加绿”“绿加网络”“绿加交通”等等题目。做好“加法题”,本质上就是让各种资源要素与“两山”转化结合,使它们成为“两山”转化的好帮手。如此一来,便可产生巨大能量,使绿水青山源源不断、更加高效地转化成金山银山。

  做好“两山”转化“加法题”,则需要先做好观念上的“减法题”,把一些陈旧死板的观念删减掉。“两山”转化是一个大工程,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完成这个工程,需要树立新观念,带来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如果不把陈旧死板观念削减了,新观念是很难有落脚之处的。如今,全域旅游在各地得到发展,这就是一种“两山”转化上的加法,把各景点加在一起发展。但目前看来,高昂的景区票价成了阻挡游客脚步的一道门槛。从媒体报道看,一些景区想通了,觉得不能近视眼,抱着“门票经济”不放手。这就很好,最终会有利于全域旅游发展。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10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30236.html 1 3 书写“两山”转化答卷需做好“加法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