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要闻

  □ 记者 黄俊剑

  

  “七尖八坪九曲水,一楼二庙十三亭”,青山环抱下的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满眼绿意,村口的鞍山书院为这个千年古村增添了浓厚的书卷气息。

  “村里的文化街区项目竣工了,正在做边坡治理,我刚去转了转。”8月4日,记者一入村,长濂村党支部书记张黎明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忙了一上午,他的衬衫湿了,额头缀满汗珠。

  张黎明是一个月前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成为20年来村里的第3位村支书。这20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长濂村从“又臭又穷”的“猪粪村”,变成人均纯收入1.9万元的“幸福村”。张黎明说,现在又赶上了全域旅游的“头班车”,他要带着村民打造“4A极品村”。

  告别“猪粪村”

  “猪儿满地跑,苍蝇满天飞,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猪粪,那时真是臭名远扬。全县的女孩,谁都不想嫁到长濂来。”老支书郑根贤动情地讲述起了长濂村的“变迁史”。1999年,他走马上任,“猪粪”成了村党支部开会研究的头等大事。

  “要摘帽,要除粪,党员要带好头。”村党支部开会研究决定,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带头行动,先从亲戚家属“开刀”,全面实行圈养。“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猪都是放养的,突然让村民圈养,大家都很不习惯,顿时全村就‘炸’开了锅,我们就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村里实行门前卫生承包制,每个党员都认领了一个保洁责任区,还成立保洁队打扫卫生,定期检查农户的卫生状况。很快,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2003年,村党支部因势利导,投入30多万元,聘请了浙江大学设计院的专家,对全村进行长远规划,农房外立面也进行了统一设计。又投入600多万元,完善了村里的供水、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新建了便民中心、健身广场、停车场,村容村貌再次升级。

  环境变美了,要守住“颜值”却不容易。“村民没其他收入,只好砍树卖钱。” 郑根贤说,为了刹住这股砍树风,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以村集体和村民入股的形式成立长濂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建起了遂昌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区。

  长濂村临近高速路口东站,背靠元立集团、利民化工等大型企业,地理位置优越,有多家企业有意购买长濂村的土地建厂房。村两委当即拍板“只租不卖”,将4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出租给企业,每年租金近300万元。原先在田间地头劳动的农民进入企业上班,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工人”。

  “不仅能照顾到家人,每个月的收入也不错,和城里白领没什么两样。”村民郑樟衡笑着说,职高毕业后他便进入了元立集团工作,比起背井离乡打拼的同学,幸福感倍增。

  “收入稳定了,大伙儿再也不动砍树的心思了,绿色发展的心终于定了下来,‘猪粪村’的名号再也回不来了。”郑根贤说。

  迈步“幸福村”

  “长濂村的翻身故事,一句话可以概括——‘党旗引领幸福路’。”2005年,郑宗长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决定利用这片好山水让村民富起来。“我们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也不能守着青山绿水一动不动。村里要多些自己的产业,而且是不冒烟的产业。”

  长濂村是座千年古村,有鞍山书院、郑氏宗祠等十多处景点。郑宗长说,村党支部经过反复商讨,决定成立长濂旅游开发公司,除山地外,村民家中的古门窗、古董、民俗物品、苗木、盆景等都可以作价入股。

  郑宗华是第一批入股的村民之一,当年入股的本金如今已经翻了三倍以上。如今他还在公司里管基建,每月工资6000元。原本在家带孩子的村民徐秋英看中了村里的旅游前景,成为村里最早开农家乐的业主之一。她开办之初的5000元装潢资金是村里一次性奖励的,4间客房、10个床位,每年能带来七八万元的纯收入。

  尝到甜头的村民,对村两委班子越来越有信心。此后,村里又以村集体名义筹资开发建设了鞍山书院、月洞家风、明清古建筑一条街等景点。其中,仅鞍山书院农家乐一项,年旅游综合营业额达900余万元。这几年,村里每年都有新项目上马,一年一个样。

  2011年,郑宗长又带领村两委新建了1.6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租给企业后每年可获得200多万元租金,为村集体提供稳定收入来源。2016年11月,长濂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国家拨款300万元用于村落保护,村中的老建筑都成了“宝贝”。

  郑宗长说,村里还实行党员包干帮扶重点户制度,36名党员每人认领联系10多户农户,在党员帮扶下,15户低收入农户走上了小康路。

  翻开长濂村的“幸福账本”,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1998年,长濂村村集体收入只有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到2018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069元,翻了好几番。

  憧憬“极品村”

  “幸福路上一个不少,幸福生活永不停步。”一个月前,和郑宗长搭档了六七年的张黎明接过了“接力棒”。

  现在,他每天都要在村里的各个角落转转。“那片刚刷白的墙有些单调,要尽快把它打造成文化墙。”每次“巡街”,张黎明都能发现一些问题,然后马上想办法解决。“今年10月前,村里的整治提升工程要基本完工,到时候,长濂又要脱胎换骨了。”张黎明说,在他的蓝图里,要把长濂村打造成当代特色“4A极品村”。

  5公里外,就是4A级景区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今年7月底,遂昌黄金省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中心成立,长濂村就坐落在度假区的核心地块。“和金矿离得这么近,可以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村里的好生态和文化资源,也是一座金矿,要好好挖掘。”张黎明整天琢磨着怎么融入全域旅游这盘大棋,这段时间正忙着对接。

  “现在我们村里正在挖掘大明市井文化,打造4A级景区,到时高等级景区建成了,游客量将大大提升,大伙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真正吃上旅游饭。”张黎明说,最近,占地43亩的古民居文化街区项目通过了竣工验收,62幢明代风格的建筑和古色古香的村貌完美融合。今后,这里将打造成“吃住玩行”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文化街区要和长濂古村、大明文化园、鞍山书院这些村里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要想融入全域旅游,我们村里要先整体规划,让长濂旅游进入3.0版。”张黎明说,怎么激活这片文化街区,是他上任后最上心的一件事。前几天,在他的努力下,原本在遂昌县城开根雕店的谢申明作为第一家正式入驻的商户。

  “村里一个研学项目也马上出炉,到时候我们村的状元文化、农耕文化也都可以卖钱,村民的生活将更上一层楼。”张黎明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0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2989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