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 金茂青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流行的一句话。为此,家长们尽心尽力、绞尽脑汁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社会上各类补习班也应运而生,教课老师赚得盆满钵满。
有人说:一朝领先,一辈子领先。真的是这样吗?我看不一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至工作,踏进社会,有不同阶段的“起跑线”,即使在这条起跑线上赢了,今后的起跑线也不一定能赢。
美国有个故事:二十世纪上半叶,密苏里州的一所独立高中,1901届的年级第一名是查理·罗斯,也是英语老师布朗小姐最得意的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布朗小姐走上台亲吻了罗斯,祝贺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站在罗斯边上,比他矮半个头的学生名叫哈里,其貌不扬,来自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当时他问道:“我难道不应该也得到一个吻么?”布朗小姐很简单地回答:“等你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再说吧!”
的确,罗斯非常努力,当年考上密苏里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该大学新闻学院的第一位教授,他做事异常勤奋,在1932年获得普利策奖。1945年,罗斯被总统任命为白宫负责新闻和出版事务的首席秘书。而这位总统,就是当年和罗斯一起毕业,在罗斯身边要求得到布朗小姐一个吻的学生——哈里·杜鲁门。
哈里当年和罗斯相比,在起跑线上是输的,但在后面的人生长跑中,他赢得很漂亮。哈里的成功说明,起跑线上的输赢对人的一生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即使领先,优势也未必持续很久,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无可估量的压力。
一个人不要执着于“起跑线”,人生更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要有不怕苦的毅力,赢到最后的,一定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