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在浙江“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的丽水,江涛和“山蒲照明”的创新壮大昭示着生态工业的阔步前行——

创新育“凤凰” 向海卖“智造”

  □ 记者 黄俊剑 刘斌

  入基板、静置、焊电源、装头、烤头、启跳检验,不到3分钟,一条条装有灯珠的基板变成了一支支直管LED灯,等待踏上销往北美的旅途。

  “这条全自动生产线,除了上下料,其他环节都不需要人工。每小时的产量可以达到900到1200支直管LED灯。” 8月5日上午,在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里,山蒲照明“当家人”江涛的脸上写满了自豪。

  今年“26岁”的山蒲照明是在丽水成长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的标杆。插上科技创新的“金翅”,山蒲照明跨山越海,飞往欧美发达国家市场,2018年销售额达11亿多元,企业自营出口额超1亿美元。

  从千里“引凤”,到筑巢“养凤”

  “要创新,首先要有人才。只要是人才,我都想去拜访,去千方百计请来。”说起创业之初的引“凤”故事,江涛依然感慨万千。

  “那时要引一只‘凤凰’到这里多难啊!”1995年,江涛千里迢迢赶到南京“求贤”,邀请一个老专家“出山”。虽然在开出翻了好几倍的工资后,老专家终于心动了,但是,他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条件:“如果我去你们厂,我养的鸟怎么办?”

  原来,老专家养了一只宠物鸟,那是他的“宝贝”,一刻也离不开。“到最后,好说歹说,我把他的爱鸟一起接了过来,每天派专人在车间外给他养鸟。”江涛笑着说,那是他请的第一个专家。

  专家难请,也难留。多年前,江涛曾花三倍工资,“挖”来了一位年轻博士,还为他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不过,那位博士也有个爱好——每天下班后要到咖啡馆喝一杯现磨咖啡。可是,当时的工业园区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位博士只能每天开车到隔壁的永康市去找咖啡馆。结果,不到一年,他就闹着要走,待不住了。

  “自己培养出来的‘凤凰’不会轻易飞走,他们会对企业有感情,我们要筑好这个‘巢’。”江涛说道。

  于是,山蒲技术学院成立了,每年通过培训认证并得到晋升的员工达到了200人。2011年,与丽水学院合作开办了“光源与照明”专业后,每年能培养出80位后备人才。2013年,山蒲照明成为丽水首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到目前已有钱旭坤、武勇斌两位博士出站,他们的课题研究,解决了LED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关键技术难题。

  “这里就是我的新家,我在这里生活17年了。”左启军老家在湖北,当年进公司时是一名普通员工,如今已是品质技术负责人。2006年,他在缙云买了房,一家人都迁了过来,还解决了小孩上学问题。这些年,左启军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双端荧光灯的长寿命系列等产品,为拓展北美市场立下不少功劳。

  如今,山蒲照明的“凤凰”不再闹着要“飞走”了。

  驯服一滴“汞”,做最环保的照明

  从液态汞到固体汞,再到微汞技术,为了彻底驯化荧光灯中的“汞”,江涛花了整整十年时间。

  汞是荧光灯生产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汞元素对人体与环境是有害的。“对于荧光灯生产中的汞污染,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技术难题,我觉得有责任去解决它。”在研发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时候,江涛就将汞污染控制课题一并加入其中。

  前后十年,花重金先后请了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的专家,并不断采购和改进设备。“世界上并没有这项工艺改造的先例,更别说设备供应了。”江涛找了很多设备生产厂家,都不愿意合作,最后说服了台湾一家机械公司,投入300多万元才造出6台生产设备。就是这6台全球惟一的设备,让山蒲照明最先破解了汞污染控制难题。

  一支灯管,欧盟ROHS指令规定汞含量不能超过2.5毫克,山蒲照明的产品,汞含量比欧美标准还低三成多。山蒲照明不仅摒弃其他企业普遍采用的注汞方式,并将生产所需的汞由液态转换为固态,真正解决了灯管汞含量偏大的问题,成为中国灯管行业中首家通过“ROHS指令”的生产厂家,成了飞利浦、松下、东芝等跨国大公司学习的样本。

  “作为一家位于‘中国生态第一市’的企业,我十分愿意将汞污染控制技术与大家分享。”在2010年中国(浙江)节能光源与灯具技术经贸论坛会议上,面对上百家国内外同行企业,江涛毫无保留地将企业科研成果公之于众。

  现在,山蒲照明的荧光灯汞含量已减少至低汞级,部分产品已达到极微汞等级。通过科研,荧光灯管的光效提高了30%,且达到了32000小时的“超长寿命”,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目前我们还不能够彻底地消除汞的使用,但是我们在想尽办法,用科技减少汞的污染。”江涛说,这些年,山蒲照明还从瑞典引进了先进设备,对废荧光灯管进行处理,回收其中的汞及荧光粉,努力做最环保的照明。

  为丽水“智造”,打一场跨国官司

  “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更好的产品。创新是一种习惯,对我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企业来说更应如此。”这几年,随着LED新兴技术的兴起,江涛又在嘉兴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新设立了研发中心,打造出了一片科研“飞地”。

  从“制造”到“智造”,专利数量是一个直观的体现,江涛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LED研发领域,专利管理在今后的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LED灯具的产品设计是关键,设计的专利申请尤为重要。”江涛的15人专利团队,博士以上学历占了一半以上。通过团队的努力,近年来500多项专利的加持,让山蒲照明在LED领域的竞争力越发明显。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这就是我的‘智造逻辑’。对我们丽水来说,我们的生态制造业要向更高层次的‘智造’迈进。”江涛说,这几年,他在“智造”升级上花了大力气,公司预算每年有3000万元投在研发上,也有3000万元投在知识产权管理上。

  就在两个月前,江涛又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惊讶的事: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他把美国一家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江涛说,他们调查后发现,美国新泽西州MaxLite公司生产的LED灯管产品,侵犯了山蒲照明拥有的6项美国专利,涉及LED直管灯的安装、散热、兼容性及电源模块等相关技术。“这几年,LED直管灯产品市场增长很快,但市场增长必须遵守公平竞争的规范,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为防止侵权产品的散布,为了丽水‘智造’,打这场跨国官司很有必要。”江涛说道。

  “我们的丽水‘智造’,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不能做跟随者,要做引领者。”江涛说,他在美国筹备多年的新厂终于完工了,共有两条LED灯生产线,预计今年年底前就能出产。今后,丽水“智造”在海外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07 在浙江“不考核GDP和工业总产值”的丽水,江涛和“山蒲照明”的创新壮大昭示着生态工业的阔步前行——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29141.html 1 3 创新育“凤凰” 向海卖“智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