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秋天,我16岁,因家庭人口多,生活困难,本村的一位堂兄吕应善,他从闽北回家探亲,与我爹商量后,决定带我外出工作,11月初,初中未毕业的我离开父母,远赴千里之外的武夷山南平市参加了养路工作,并于1965年冬参军,1970年3月光荣退役回原单位。
从离开家到第一次探亲足足有10年没有见过双亲。到了家里,与娘一见面,我就抱着娘使劲地大哭。我长大了,娘却变老了许多,才45岁的她,原本满头的黑发,已经变得花白,后来,我才得知,家里还有一个小弟不到7岁。
父母一生为养育我以及3个弟弟2个妹妹,历尽千辛万苦,娘还患有严重的“气喘病”,久治不愈,晚上睡不好觉。娘把眼泪擦干,对我说:你出门10年了,没有再吃过娘煮的“爽面卵”,今天给你煮一碗。不一会,一碗满满的“爽面卵”端过来了,爽面上边铺满了油炒过的肉丝,有五六个剥了壳的鸡蛋,放了自家酿的红酒,香喷喷的,好吃极了,吃着吃着,双眼流下了热泪。离开家乡前根本吃不上这么丰盛的“爽面卵”。娘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田已包产到户了,家里还养了2头猪,6只母鸡,吃穿不用愁。”
记得过去,鸡蛋卖给供销社,每个蛋只卖五六分钱,还买不到一张8分钱的邮票,家里困难,为给我回信,还得向别人借钱,我知道后,都会买几张邮票随信一同寄上,免得父母操心。
整整10年了,吃上了娘煮的“爽面卵”,使我久久不能平静,“爽面卵”包含着亲人的情深厚意,做子女的必须永远牢记,不能忘记。我回武夷山前,先带着娘到金华市第一人民医院请医师给娘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取回一个月的中药,经过2个疗程治疗。娘的“气喘病”终于治好了,娘的身体好,是我们的福气。
今年,老母亲已是94岁高龄了,她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基本上还能自理。父母一生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的爱,多看望他们陪伴他们,让他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缙云 吕本金 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