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大花园庆元

降成本 提效率 增效益

“机器换人”助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 通讯员 吴继峰 朱星考

  本报讯 “基地里有6台可装载128块香菇筛子的新型烘干机,比过去传统烘干设备的效率提升了数倍,一天就能烘出2000多斤干菇。”日前,在庆元县屏都街道宏鹏家庭农场里,负责人胡惟鹏高兴地说,农场占地百余亩,年产香菇100万棒,机械化烘干设备配备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人力成本。

  食用菌产业是庆元县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3。随着城镇化发展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着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劳动力缺乏、种植比较效益下降等诸多问题。

  对此,庆元县通过实施“机器换人”推广菌棒工厂化生产,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菇农增收、菇业增效。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菌棒工厂化生产项目76个,实现了菌棒工厂化生产庆元县域覆盖。

  拌料、装料、扎袋是菌棒生产的重要环节,且劳动强度大。通过示范推广,庆元县已成功将流水线作业模式引入菌棒袋拌料工序。

  高川源食用菌基地的菌棒袋拌料工序于2014年实现流水线作业模式,扎口环节则在2018年进行了技术升级。基地负责人叶高算了一笔账:去年降低人工费约10万元,除了为基地生产菌棒40万段外,还生产了60万段菌棒对外销售,总产值达330万元。

  “通过推广菌棒工厂化生产,庆元菇农户均产量从2012年的1.3万袋增加至2018年的2.8万袋,极大提高了食用菌生产能力。2018年,全县干菇产量6498.5吨,香菇市场交易量4.3万吨、交易额25.96亿元。”庆元县食用菌管理局副局长叶晓星表示,菌棒工厂化生产实现了“机器换人”,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菌棒质量,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促进了菇业增效和菇农增收,“庆元县将继续加大食用菌生产设备研发、推广力度,加快推进食用菌生产机械化进程,深化食用菌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01 降成本 提效率 增效益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27386.html 1 3 “机器换人”助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