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研习路上遇见“两山”好故事

  □ 记者 蓝倞

  7月31日下午,雷建华带着几位中国美院的画家走进莲都区大港头镇古堰画乡,沿着熟悉的石板路,行走到千年大樟树下,眼前的瓯江流水蜿蜒,两岸青山叠翠,景区游人如织。

  “画家、画家,就是要画好自己的家。”雷建华铺开画布,握起画笔,时而专注地凝视着前方,时而埋头在画板上涂抹,这一笔大开大合,描摹的是瓯江帆影,那一折含蓄婉转,勾勒的是古街风情……就这样,一笔接着一笔,一幅接着一幅,不知不觉中,雷建华的画笔描绘了画乡一年又一年的美丽蜕变。

  遇见画乡,在这里画画、教画、卖画,成为画乡文化建设的带头人……雷建华从一名学画的孩子成长为丽水巴比松油画的代表人物,又担任了丽水油画院院长、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青山绿水入画来,更擘画出滚滚的金山银山。全国第一个以画命名的小镇在这里诞生,丽水巴比松画派享誉全球,画家们在这里定居、创作,连绵不绝的游客来此“打卡”,一位又一位的创客入驻小镇……像雷建华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自然风光与艺术底蕴交相辉映、生态美与人文美相得益彰的风情小镇,发现自己的独特人生。

  我笔画我家

  1981年出生在丽水碧湖镇高溪乡的雷建华,从小就喜欢拿着一支笔到处涂写。一只翩翩起舞的白鹭,一只摇头摆尾的小狗,甚至一片恣意的白云都能成为他创作的动力。

  此时,离他家只要10多分钟车程的“古堰画乡”,还是个叫大港头的小村庄。儿童时期的雷建华有时会去这里,在村里的古街上,偶尔能看到有人支起一个个架子,似乎在涂抹着什么。村里人告诉他:“这是来画画的。”这些身影留在了年少雷建华的记忆里。

  1997年,考入松阳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雷建华,在老师带领下,第一次来大港头写生,也成为一名“来画画的”。这时的他才知道,当年那些“画画的”,正是声名鹊起的“丽水巴比松”画派画家。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艺术创作迎来高潮。宁静如桃源的大港头,被几名丽水油画家发现——大港头风景与法国著名写实主义画派巴比松画家笔下的风景如此相似。

  “为什么不能像法国巴比松画家那样去画自己身边的事物?”于是他们借鉴了法国巴比松“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创作精神,“丽水巴比松”也由此而得名。1991年开始,一年一次的“巴比松油画展”将大港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给国内外观众,“丽水巴比松”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雷建华也成了一名巴比松画家,他从松阳师范毕业后去丽水学院就读,还去了中国艺术学院研究院深造。

  在求学路上,雷建华始终坚持在大港头作画。他走遍了大港头每个角落,在他的画笔下,家乡的山水和歌谣、风景和人物,都融合在斑斓的颜料里,渐渐渗透画纸,幻化成一幅幅油画,记录了岁月变迁。

  古镇墨香浓

  2006年,雷建华成为缙云工艺美术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他带着学生,住在画乡的创作基地里,继续描绘着古堰画乡的美景。

  此时,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古堰画乡”的名字已经叫响,政府将古堰画乡建设为油画创作基地,对入驻古堰画乡的画廊、画家进行房租补贴。各地的画家不断涌入、古堰画乡美术馆落地、写生教学基地建成、全国知名画家写生行连续举办……油画产业开始风生水起。

  “人越来越多了。临江300余米的滨水走廊,临街的店铺里,到处充溢着画板、颜料、画笔、画框……这都是一家家的画廊。”抓住机会,雷建华也选了溪边一所古朴的民居,开了自己第一家画廊“古处画廊”,开业没多久,来自杭州的一位买家,一口气买走了画廊里20多件小作品,直接收入5万多元。

  “从2008年开始,政府会每年邀请国内或国外的一些名家到这里写生创作,我们可以跟他们零距离接触、相互学习。”雷建华慢慢走进艺术的殿堂,在北京、丽水办画展,作品在国内外都有参展。

  与他一样,一群同样热爱艺术的年轻画家成为丽水巴比松油画的新生力量。不大的镇子上,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及大大小小的写生创作基地等星罗棋布,油画产值已从2010年的300万突破到2015年的1500万元。

  “最初来这里画画的人不算多,后来就能遇到来自各地的画家了,大家在美景里创作,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我们交流、碰撞,内心的归属感愈发深刻,技艺也提升许多。”说起创作,雷建华眼神里闪烁着光彩。

  人在画中游

  “客船风送春帆饱,讶带瓯城雪影来。”历史上,古堰画乡是江滨船埠,往来客商络绎不绝,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画家和游客从世界各地奔来,将她描摹了一遍又一遍,不愿离开。

  在雷建华的画笔下,古堰画乡有了越来越多的新鲜素材——各具特色的民宿、咖啡馆、茶吧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各地游客、各地学画画的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画家,做生意的本地村民一起,构成一幅和谐的愿景。

  2016年,雷建华的人生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从一名画家转岗为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分管文化产业。“我眼中的巴比松,不仅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更应该成为人与人的桥梁,让艺术创作落地。”雷建华说。

  雷建华看到,一幅幅油画改变了小镇的命运轨迹,更改变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古堰画乡景区游客接待量也逐年递增,2018年古堰画乡景区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6.98万人次,同比增长2.38;实现门票收入2201.51万元,同比增长5.18%,小镇核心区居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4325元增至如今39000元,增长了近10倍。

  “艺术化是古堰画乡的核心元素,能整体带动画乡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把‘画’文章做全了,形成一个属于古堰画乡的‘两山’转化通道。”雷建华心里描绘了一张蓝图,“让丽水‘巴比松’更加国际化,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引入创客,从形式生产延伸到意义生产上,让古堰画乡成为游客待得住的地方。”

  漫步在小镇的画乡一条街,闲暇的旅游氛围和浓厚的文创气息令人耳目一新。雷建华说:“传统的旅游是吸引游客到这里走走停停,但是古堰画乡却能让游客寻找到自己的写意人生。”

  眼下,雷建华正在紧张筹备今年8月召开的丽水巴比松国际研讨会。画乡里的缕缕炊烟在他忙碌的身影后缭绕上升,散成淡淡薄烟,为远处的青山镀上一层朦胧美,雷建华深吸一口气:“将艺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古堰画乡,会感染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0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2730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