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万斤桃子滞销,果农们急坏了,请你们帮帮忙,想想办法。”昨天,记者采访了徐庄村村委会主任鄢建恩,他告诉记者,徐庄村总人口2236人,其中60%的村民靠种桃为生,全村种植面积逾2000亩。“桃子是我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今年面临滞销的困境。”
“我们村主要种植艳红桃,属于晚熟品种。”鄢建恩说,每年这个时期都是徐庄村桃子大丰收的时节,“往年,客商们早就络绎不绝找上门收购桃子了,可今年眼看着桃子已经熟透,来收购的客商却寥寥无几。”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农贸市场都很热闹,除了本村村民外,周边不少果农也会来这里销售,可今年到现在还是冷冷清清。”村民徐大伯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今年桃子之所以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天气不给力”,自进入梅汛期以来,连续降雨对当地桃子的生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导致今年的桃子卖相一般,口感也有所下降。
鄢建恩说,其实上半年的早桃卖得还不错,每斤售价超过3元,但前不久的长时间降雨,导致晚桃甜度上不去,不仅价格卖不好,销路都成了问题,前来收购的商贩少了,果农不得不低价贱卖。
“农民种桃子不容易,桃树三年才出果,到了采摘时节,大家每天凌晨三四点戴着头灯就出门了。”鄢建恩说,现在每斤桃子只能卖1元多,不少客商还看不上,总是压价,有的客商更是直接以一筐桃子二三十元的低价收购。
“一筐桃八九十斤,只能卖二三十元,就这个价格还得看桃子的大小,一筐小桃二三十元都没人要。”果农徐云岳无奈地说:“价格再低也得卖啊,现在桃子已经全部成熟,再不采摘只能烂在地里,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