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浙江入梅以来,一场接着一场暴雨,宣告它在梅雨期的主导权。
在梅雨季开场前,我们就已经打过“预防针”——不是随便来几场雨,糊弄一下,就叫梅雨,在降雨量上也要够级别,小打小闹的顶多算是阴雨绵绵;梅雨期间,少不了一位重量级的角色加盟——暴雨,甚至大暴雨。
只是,这强降水来得也太频繁了,背后究竟是谁在给它“撑腰”?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大家先来了解下暴雨的形成。它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水汽,同时要有很强的上升运动。这么丰富的水汽要被托举到空中形成暴雨,可以想象需要多大的力量。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大气非常不稳定,也就是冷空气剧烈下沉,而暖的空气上升,造成大气上下翻腾,好比水烧开的样子。
在梅雨期里,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急流往东北方向送来丰沛的水汽,在副热带高压北侧和冷空气交汇造成大气不稳定,暖空气强烈上升,同时冷空气下沉,从而造成暴雨。
而出梅的天气形势通常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副热带高压增强,冷暖空气交汇产生的降雨带移到淮河和华北地区。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的高温酷暑天气;二是中高纬度装着大袋冷空气的阻塞高压崩溃,意味着不能隔三差五地往南方输送冷空气了。因此,综合这些气象条件,出梅要再等等。综合浙江在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