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

也说“感谢贫穷”

  □ 缙云 木子锅

  去年在网上热搜的文章《河北寒门女孩707分考入北大:她写的“感谢贫穷”一文,看哭了所有人》,近日又成为朋友圈的热点。河北枣强县的这位女孩王心怡,写的文章洋溢着满满正能量: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人看不起自己,从此消沉。穷则思变,穷会让人励志,穷会让人发奋。物质上的匮乏,并不代表着精神上的贫瘠。

  想当年,我们农村孩子缺衣少食,但我们活得很有尊严,精神上一直很满足。我们穿着爸妈及兄姐穿过的衣服、鞋子,吃的大多是番薯丝、玉米糊,但大家专心读书,放学后就上山砍柴、下地干农活。我们也羡慕城里的孩子有新衣服,天天享用白米饭,然而,穷人自有穷人的生活,我们可以上山摘野果,可以下溪河抓鱼蟹。贫穷没有剥夺我们的快乐,乡下的孩子依然在山水间茁壮地成长。

  贫穷还让我们更坚强。经历了贫穷的艰苦生活,让我们这些孩子千方百计去读书或者学一门手艺,目的就是跳出农门、自食其力。学习的清苦比不上乡村的劳作之苦,所以我们十分珍惜上学时光,记得中高考时,我们在寝室打着手电筒或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直至午夜时分才上床睡觉。读书成绩不好的人,干脆跟着木匠、泥水匠等学手艺,同龄人都在暗暗较劲,力争活出一个精彩的自己。

  反观现在的孩子,很多小小年纪就迷上游戏、电视、电脑、手机,没有了往日穷孩子的拼搏精神,即便大学毕业,也不甘于吃苦,宁可回家当啃老一族,享受安逸的物质生活。

  贫穷可以激励我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贫穷可以激发我们珍惜有限的青春时光,立志做一个精神富裕、积极向上的劳动者。人穷志不穷,知穷而后勇,愈加珍视活着的每一天,去创造财富、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7-0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18667.html 1 3 也说“感谢贫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