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落日没有耀眼的辉煌,但让江边的空气脱离了冬季的僵硬。一缕暖阳阳的春风吹来了玲珑小巧的杨花,让我不禁想起它生命的根源。它在阳光下闪烁的光辉,似乎在替埋藏在土壤下,那段坚韧的根,诉说着苦尽甘来的喜悦。这新生的美好,勾起我对外婆花圃中,那棵杨树的无穷回味。
外婆家的后院有个花圃。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便好像是黑白的线稿,点上了万般色彩,植物是以地为盆,根络纵横交错,脚下的每一块土都埋藏着数以万计的根。花儿各自成派,各争其艳。有孤芳自赏,傲然带刺的玫瑰,有含苞春意,靓丽热情的迎春,还有沾露带雨的粉嫩桃花……当然还有枯塘边的杨柳。
清晨我总喜欢为他们洒洒水,喜欢看着花草沾着水时饱满的样子。角落里那棵杨柳,因为位置实在是偏僻,又像是在过冬似的,漆黑的树皮,无力地抽出一两点无色泽的芽,若不是细看,我以为它从此变成了枯柴,所以从未想过为它浇水,直到我看见那爬满青苔的水塘里,多了一丛细长的根。
我沿着那根往上找,发现竟是那棵杨柳的根,也许春天绵绵的细雨无法浸润它干涸的身躯,以及它身上的每一处生灵。为谋求生存,它只好拼尽全力长出了很长很长的根,汲取“远水”来自救。毕竟,和它同样的杨柳已经开了花,于是我开始怜悯起它来。
等我再次到外婆家时,已是残春了。它的根占据了整个池塘,但仍由于水分不足,抽出的枝条有些暗淡无光,但他的枝条上却倔强地开出了细碎的杨花,随着风,传播出它苦苦挣扎渴望已久的新生。
它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为了生存植物也是可以很拼的,也许只是单纯的对某种结果的执着追求,对某种生命体验的向往,对某种精神品质的美好愿望。外婆家花圃里的杨柳,我觉得更多的是在传承生命的责任,仿佛长辈希望子孙能在更加美好的环境中,延脉生命的希望一样,让人敬佩!
莲都区处州中学706班 何艳琳
指导老师 王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