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一天八九个骚扰电话,真是要烦死了。”据本报报道,许多市民频繁接到骚扰电话,有“杭州地铁边投资小户型”,也有“无息贷款100万”……各种广告信息,让人烦不胜烦。
现如今,广告骚扰电话可谓无处不在、见缝插针,身处这样的包围圈,真的是使人“要烦死了”。与诈骗电话相比,广告骚扰电话没那么大的危害,它传递的信息是真的,但是未经你允许就硬塞过来,心里就特别别扭不舒服。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骚扰电话,卖房的居多,好像还都是杭州的房子,难道杭州的房子滞销了?我说没钱。对方看你搭话,就纠缠着不放。手头没事还好,有事的话,就特别误事,心里烦躁。有一次遇到一女的来电卖房,一开口就不用标点不换气地说下去,你就是把话削尖了都插不进去。真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只好对不起了,啪,挂断了电话。
其实,被逼上绝路的应该是广告骚扰电话。而把它逼上绝路,作为被骚扰者,首先就不能把电话一挂了之。你挂电话没关系,对方会再找别人继续骚扰,而被别人挂断电话的,也可能又找你骚扰来了。靠挂,广告骚扰电话是挂不断的。那怎么办?得反击。只有反击,才能给广告骚扰电话设置障碍,从而阻止它肆意妄为。比如可以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举报电话为12321,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12321举报中心”举报等等。这样,有关部门就可以有的放矢,整治骚扰电话。
广告骚扰电话,既然是广告,那就有广告商、做广告的。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则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对打电话的,要查,要处理,这没话说,对做广告的,也要加强管理,或教育,或处罚。管一管,广告就会被投放到正规渠道,“打电话的”生意就会清淡下去,广告骚扰电话就会越来越少。这就像治水,在源头管好了,或建水库或把水引向其他出路,下游就没洪涝灾害了。现在广告骚扰电话如此多,恰恰说明这样的管理是缺乏的,无力的。这就会使许多“广告商”根本不在意这种广告形式的危害。这就很麻烦,就会使广告骚扰电话愈演愈烈。
尽管很难,但还是希望广告骚扰电话早日被“逼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