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桑榆情大作

  屈指算来,我从开始写稿到现在,一晃已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当年,我在爱好广泛阅读的同时,开始爱上了写作。我写得很杂,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民间故事都有所涉及,并陆续向各地报刊投稿。每次到邮局寄出稿件之后,我都会焦急地等待。可能是因为当时写稿的人不如现在多,发稿后一个月之内,都会收到责任编辑的亲笔回信:要么通知已决定采用,请别另投;要么提出具体意见,请抓紧修改,尽快寄回。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让我激动不已,高兴不已。当然也遇到过退稿,收到退稿信时,情绪会一下子变得异常低落。这是因为我把发表文章看得太神圣,太荣耀了。其实,焦急等待也好,过分激动以及情绪低落也罢,对身体健康都是大为不利的,至少会让你常常不能安稳睡觉,实在是得不偿失。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文的增多,渐渐地,我把文稿见报见刊看淡了。作为一个文科教师,长年累月教学生如何读课文,如何写作文,自己写出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实在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与爱好烹饪者烧出了几盘可口的菜肴,爱好花木者种出了几盆满意的花卉几乎没有差异。要说它们之间有些什么区别,那就在于阅读报刊文章的人,要比品尝好菜和观赏花卉的人相对多一些而已。正因为这样,我写文章时想得更多的是它的社会效益。换言之,原先较多考虑自己,后来较多考虑读者。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对得起读者”。

  写文章除了要对得起读者,我觉得还应多想想编辑的苦辛。各级报刊的编辑,年年岁岁都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如果说作者是“爬格子”,编辑就是“验格子”,而且要验众多作者源源不断发来的“格子”,这无疑是一件十分费心劳神的工作。个别作者认为,反正有编辑修改把关,自己何必反复斟酌?这种想法,与反正有环卫工人,可以随地丢垃圾一样无知可笑。倘若每个作者都能远离草率从事,而是不断推敲锤炼,精益求精,那么编辑将会省下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报刊总体质量的改进和提升,那该有多好!

  为此,我不再把重心放在发稿之后,而是前移到写作的全过程。特别是初稿完成后的修改,总要仔细雕琢,力求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在“新”和“深”两方面下足功夫,让读者既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感悟, 知识上的巩固拓展,又得到艺术上的美学享受。按照我的体验,一篇千把字的短文,经过布局谋篇的思考,一个多小时绝对可以完成了,但修改到自己较为满意,至少要花去三到五倍甚至更多的时间,以至于文章发稿前,我基本上可以把它从头到尾背诵下来了。

  心态调整好之后,文章的质量和品位就能相应得到提高。在我的印象中,近二十年来给各级报刊所写的稿子,基本上都能被及时采用,而且很多都是一字未改,全文照登。记得那年《中国教育报》在连续发表了我的十几篇有关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后,有一个周一上午,责编来信向我约稿,希望我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阐述叶圣陶阅读教育思想的文章,字数在3800-4000之间,版面都给留好了,周四中午前交稿,周五刊用。这位责编还说他非常喜欢我的文风,喜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语言生动活泼的稿子,极其讨厌某些所谓专家假大空的唬人文章。编辑的信任和鼓励盛情难却,我开了几个夜车,反复推敲修改,终于按时交稿。该文发表后在全国教育界,尤其在中小学语文教师中收到很好的反响。

  (市区 徐龙年 76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5-1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0216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