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阳 国英
近日晚报刊登了一则新闻:云和一老人骑着电动车闯红灯,被正常转弯的大货车撞倒后卷入车底,幸好货车司机及时刹车,路人施救。光看文字都能感受到那一幕的惊险,所幸老人只是受了点皮肉伤,相信以后他一定会遵守交通规则。老人还有改正的机会,但不是每一个意外都能够化险为夷,很多人因为一点小错误,连改正的机会都没有。
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原用于工业安全生产,实则在其他方面同样受用。各位可以回忆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骑电动车没戴头盔,路上和别人发生碰撞,不过没受什么伤,你没放在心上;你把自行车骑到机动车道,两辆大卡车把你夹在中间开过,你惊呼刚刚好险;你开着车看了下手机,差点撞了旁边的车,被旁边车主骂了一句,你也没放心上;你开着车发现开错了道,你紧急变道,后车差点追尾;你在很困的情况下开车,迷糊中听见旁边的车对你猛按喇叭,你惊醒发现自己差点撞上绿化带。这些情况估计很多人都经历过,有很多的“差点”“幸好”,我们或许都没放在心上。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重大事故,看似偶然,实则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累积的结果。它同样告诉我们,如果一个行为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那么这个后果就一定会发生,只是时间问题,只是轻重问题。当一起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及时解决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比如骑电动车要戴头盔这项交通新规,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不支持,也有很人多戴着几乎没有安全保障的头盔,只为应付检查。虽然他们心里都清楚戴头盔是为了保护自身安全,但他们更觉得自己没戴头盔这么久都没出事。可他们没想过不戴头盔增加了多少风险概率,又有多少人因为这样一个小错误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事故发生之前,我们要见微知著,要防微杜渐。在事故发生后要鉴以前车,要亡羊补牢。
不止在安全问题上,在生活其他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要等到体检查出三高再去改善饮食、去健身;不要等到失眠了才想起熬夜不利于健康;不要等到事已成定局了才后悔没有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如果你知道某个行为可能会引起不良的后果,那么请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