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近一段时间,各级都在围绕基层减负聚焦用力、举措频出。日前,市委办、市府办印发了《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三十条措施》的通知,通过30条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广大基层干部减负。
但是,形式主义问题具有典型的顽固性、长期性。有效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上下同心、上下同欲、上下同力,主动作为、不懈努力,方可攻克顽症。一直以来,各级虽然都在为做好这方面工作积极想办法、谋实策,出台了一些规定措施,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基层单位,负担并没有实质性减轻。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单位把减负当口号喊,流于纸面、止于文件,或只注重表面治理,忽视源头防范。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从点滴入手一级带一级。
为基层减负,必须刨私心杂念之根。形式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私欲作祟,破除它,从根本上讲要立起一个“公”字,破除一个“私”字。无论想问题还是办事情,都要讲党性、讲大局,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自觉校正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从思想源头上清除形式主义病灶,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办事。
为基层减负,必须改变陈旧过时的工作思路。不能一说落实就是开会,一说贯彻就是发文,一说检查就是报表,一说评比就是排名,一说问责就是处理干部,一说重视就是长篇讲话……这里要特别强调,同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一样,在有些地方和部门其实是反对别人的形式主义,而自己却在搞形式主义。刷存在感,搞政绩工程,秀自己的“业绩”,这些都是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表现。
为基层减负,必须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领导和机关干部不仅要把减负真真切切看在眼里、紧盯不放,还要刻在心里、印在脑中、抓在手上,把形式主义当“过街老鼠”,举起棍子穷追猛打,不见成效不撒手。从一文一会抓起,从一人一事改起,少些“伸手要”、多些“迈开腿”,少些“作秀式调研”、多些实打实指导,把紧每个关口,关闭每道闸门,不让一丝不良风气滑过眼帘、溜进工作、飘入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