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徐奕 胡晓君
本报讯 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既是国际护士节,又是母亲节。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护士妈妈”,看看她们的暖心故事。
儿科护士洪琦:我把每一个患儿视为自己的孩子
从2006年至今,洪琦已经当了十几年护士,同时,她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两个女儿分别为7岁和6岁。提起孩子,洪琦的语气充满愧疚:“当护士经常要上夜班,晚上是孩子最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我却没能多陪陪她们。”
去年的一天,丈夫带着大女儿外出旅游,家里只留下她和5岁的小女儿。晚上正要就寝时,她接到电话,说有紧急手术需要她马上到医院。情况紧急,尽管不放心女儿一个人在家,但洪琦还是简单安顿了一下孩子就赶往医院。待手术结束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洪琦发现房间的灯开着,孩子却没有睡在床上,而是蜷缩在房间的一角,紧紧地抱着妈妈的睡衣睡着了。看到这一幕,洪琦的眼泪夺眶而出。
“身为母亲,我在工作中会有更多同理心,把每一个患儿都视为自己的孩子。”现在,洪琦每天依然忙碌。不上班的空闲时间,她几乎都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好在孩子们都特别理解我,也很支持我,身为一个护士妈妈,我感到很满足。”她说。
退休护士陆树芬:是老师也是年轻护士眼中的慈祥妈妈
日前,市中心医院副院长陈美芬前往杭州看望一位特殊的老人,她的名字叫陆树芬。
“陆老师曾在我们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20多年,那时候我们都是她的学生。说是老师,其实她更像是手把手带我们成长的母亲。5月12日是护士节,也是母亲节,我们特意看妈妈来了!”陈美芬副院长回忆起当年,特别动情。
从1971年4月市中心医院筹建开始,陆树芬就在医院工作,这一干就是26年。当年的丽水地区医院以其严格规范的护理制度闻名全省,1982年,陆树芬还作为护士代表,在中华护理学会会议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代表介绍护理管理制度,此后,这些先进经验便在全国各家医院推广开来。
退休后,陆树芬仍不改医者仁心,她自费购买材料,亲手缝制了800多条爱心被,带着“母性”的大爱,送给新生宝宝、百岁寿星、抗战老兵,甚至通过国外的学生和亲戚朋友将爱心传递到了美国、奥地利等13个国家。
近年来,陆树芬先后获得浙江好人、西湖区“道德模范”、第五届浙江慈善奖等诸多荣誉,但她对此看得很淡:“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医务人员,为别人服务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