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廖王晶
本报讯 5月7日至8日,由中国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丽水市政府、中国水利学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小水电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小水电绿色生态修复与优化改造国际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来自欧洲、亚洲、非洲13个国家的52名国际小水电专家和嘉宾出席会议。
丽水是浙江水电大市,2006年被水利部命名为“中国水电第一市”。水电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在直接经济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就业及扶贫、文化交流及合作等方面贡献巨大。
然而,水电产业发展至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部分流域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需水方面存在一定矛盾。为此,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创建国际绿色水电示范区为根本要求,加快推进对小水电的绿色生态修复与优化改造工作。
“丽水市是全国唯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水电作为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重要媒介,实现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市水利局局长徐为民表示,在“政策先行、标准引领”的基础上,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有力推动了水电绿色发展进程。
据徐为民介绍,丽水已全面开展绿色发展综合评估和一站一策生态改造方案编制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水电绿色发展综合评估,所有电站“一站一策”方案编制全部完成,并指导生态化改造。同时开展生态水电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创建省级生态水电示范区9个,修复减脱水河段超50千米。
此外,我市还开展了绿色水电认证和水电增效扩容建设。截至2018年底,我市通过认证的绿色水电已有21座,通过总数占浙江全省的55%,占全国的13%。十三五期间,我市共申报68个增效扩容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截至2018年底,项目建设已基本完成。特别是缙云县通过与全球环境基金(GEF)等合作,引进外资并以国际标准推动盘溪梯级电站改造升级、河道生态化修复、景观化建设等,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