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峰林立、峰峦叠嶂的景宁敕木山南侧山坡上,坐落着一座古朴宁静的村寨——“红寨”大张坑村。这里曾是红军战斗、工作的地方,原为地下游击队根据地。当年,村里有一支畲族民兵队,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大张坑的村民雷景三和他组织的大张坑畲族民兵队,勇敢反击国民党军的“围剿”,并在攻打梅岐碉堡、剿匪战斗、景宁城解放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畲族民兵队的动人事迹,广为人们传颂。
1942年冬,浙南特委机关根据当时形势和斗争的需要从瑞安湖岭山区转移到青田、景宁、丽水进行隐蔽活动,青景丽中心县委为开辟新区,扩大革命根据地,指派有胆识的共产党员朱德章、钟周堂到景宁东坑区畲族聚居村庄里保、蜈蛤岭等地开展党的活动。
当钟周堂接受任务后,选定既隐蔽又便于工作的地跨两县、三区、五乡的大张坑村为基点开展活动。他以烧砖瓦为掩护,与畲族受苦群众广交朋友,和他们促膝谈心,很快成了群众的知心人,站稳了脚根。随后上级党组织又派朱德章同志与钟周堂同志一起配合行动,先后发展了以雷景三同志为代表的两批地下党员,并建立了党支部,使党组织在大张坑牢牢地扎下了根。
1946年冬,上级党组织为恢复发展东坑老区工作,派刘斌发和夏朝贵同志来到大张坑开展工作,在他们的带领下,全村青壮年拿起土铳、竹叶枪建立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畲族民兵队,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受到父亲的影响,雷景三的儿子雷宗庆也积极地加入了民兵队,后来还担任过民兵队长。
民兵队成立后,民兵们白天种田打猎,晚上站岗放哨,经常出没在敕木山区,侦查敌情,破坏敌人的电讯设施,切断敌人的通讯联络,有力配合游击队打击敌人。
后来,大张坑村畲族民兵队在攻打梅岐碉堡、景宁县城解放等方面立下了大功。1950年,民兵队配合部队歼灭柳志昌股匪,丽水军分区授予“剿匪模范民兵队”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