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对肝脏是一定有损伤的,只不过具体到每个人有个体差异,有些人喝一杯就不行了,有些人酒量好,一瓶下肚没有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厉有名说道。
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低的就容易醉,活性高的就是俗称的“酒量好”。另外,还有一种乙醇脱氢酶,厉有名介绍,现在已经有测定人体内这一酶含量来评估一个人可否喝酒。这是因为,乙醇脱氢酶能促使乙醇转化为乙醛,而乙醛就是导致人喝酒后产生恶心、呕吐、昏迷的原因。
“喝酒伤肝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乙醇直接对肝细胞造成伤害;二是其分解产物乙醛产生的伤害。”厉有名认为,喝酒之所以有致癌的风险是因为,无论是啤酒、黄酒、白酒、红酒还是威士忌等各种酒都含有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会在乙醇脱氢酶
(ADH1B) 的作用下生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 (ALDH2) 催化生成乙酸。在这个代谢过程中,乙醛会造成细胞中的DNA损伤或双链断裂,从而可能致癌。
厉有名劝诫大家,一定要限酒限量,“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只要两三年的工夫就会患上酒精性肝炎”,而酒精性肝炎会继续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