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 一言
每逢重要节点,必有作风“大考”,这已是常识和常态。从元旦、春节到“五一”、端午,再到中秋、国庆……年年岁岁节相似,岁岁年年的“考生”和“考卷”也没什么大不同。对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可谓久经“考场”,又都是常考的题目,只要当回事,理所应当拿高分。
但偏偏有人不走心,硬生生把“送分题”答成了“失分题”。元旦前,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这次的“典型”包括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接受宴请、违规收受礼金购物卡、超标准公务接待、操办婚宴违规收受礼金、借公务差旅之机公款旅游等。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何以“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淡薄,心无敬畏、行无规矩,不收敛不收手”?从深层次原因看,还是思想根源没有转变,自诩聪明,以为“同流”势大、“合污”无妨,以为行为隐秘、组织不知。殊不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但凡敢伸手,总有曝光时。勿谓言之不预!
能否彻底遏制“节日腐败”,检验着作风建设的成效,关乎人民群众对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监督执纪者应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红灯亮在越矩前,将警钟敲在板子前。针对当下习焉不察的潜规则依然存在、“拿张卡、吃顿饭是小事”的心态仍未根除的状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驰而不息、强化震慑,防止破窗效应,以小惩大诫实现治病救人,避免小错酿成大祸。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党员干部清廉正派为人处世、行使权力,不能全靠外在监督,最根本的还得靠内心正直、自身过硬。远观近察,历史上、现实中多少贪官污吏,皆因面对诱惑守不住初心、面对围猎守不住防线,教训深刻,不可不鉴。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有不忘初心的坚守,切不可抱有侥幸之心。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是不能丢也绝不会丢的金色名片。对全党来说,在革命性锻造中淬火成钢,需要一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能否答好“考卷”,关键在“心”——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