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直 一言
我市开展“三服务”(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热情参与,但也有少数人存在以下心态:一是敷衍塞责的应付心态;二是事不关己的抵触心态;三是以权谋私的“补偿”心态;四是急于求成的跟风心态。对这几种不良心态应引起注意,予以杜绝。
“三服务”活动既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入微工作;既关系工作作风问题,也反映工作方法问题。让“三服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是各级干部自身得过硬,切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真抓实干、苦练实招。
多下调研问计之功。让“三服务”落到实处,核心在解决问题,根本目的在于加快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只有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到企业去“摸活鱼”,到群众中“问需求”,到基层一线去“找答案”,像陈云同志那样“用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10%的时间”,才能真正选准“三服务”的切入点,扭住“三服务”的着力点,把握“三服务”的突破点,形成“三服务”的闭合回路。
多下作风培塑之功。“三服务”的过程,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只有自身全面过硬,服务才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官僚主义,脱离群众;分散主义,劳而无功,等等,都是“三服务”的大敌。这就需要各级坚决抵制“三服务”摆样子,玩“空手道”等现象,纠正“只表态不表率,只挂帅不出征”等虚浮作风,克服“三服务”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功利性等心态,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不见成效不撒手。
多下探索创新之功。“三服务”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不是“捏合”,它需要把方针、政策、决议变成具体的实践行动,需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只有克服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等痼疾,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搞清具体事物的特点,正确把握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内在联系,“三服务”才能掌握主动权,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