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上午,在联系人周忠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周伟明的家。和龚连祥一样,周伟明的家仍是老旧的土坯平房,在周围装修一新的房屋中格外显眼。
这座房屋由于长期缺乏修缮,不少墙壁已经出现空洞,四处漏风。冬天里在房间里呆着,并不比室外暖和。
“这房子是三家人一起住的。”周伟明告诉记者,破旧且面积不大的平房里,只有其中一间是属于他的,“说白了,这里也只有半间房间是我们的,另外半间还是当年我伯伯给我们家的。”
周伟明说,他从小到大一家六口就住在这唯一的房间里,如今他的父母已经过世,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妹也离开了,只剩下周伟明一人独自在这里生活。
30多年前,周伟明的左腿不慎摔伤,迫于家庭条件限制,他只能去诊所进行治疗,最终这左腿没能恢复原样,平时走路都要比别人慢。
左腿受伤后,周伟明无法继续务农,只能另谋出路。在他的家中,还放着不少补鞋工具,平时周伟明就在村里帮人补鞋,挣点钱维持生计。只要有机会,他也会去城里打打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过着日子。
打工时背部遭到重创
清贫生活更雪上加霜
“本来生活没这么困难,就是因为去年打工时背上又受了伤。”天有不测风云,前年在城里工作时,周伟明再次摔伤,这次受伤的是背部。
当时,周伟明被送进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由于他受的是工伤,这笔治疗费用理应由雇佣他的劳务公司来承担。可是公司负责人并没有及时支付治疗费用,在进行了短短二十几天的治疗后,周伟明被迫回到家中养伤。
没治好病也没有得到赔偿,周伟明寻求了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好不容易要回了自己应得的赔偿。
“拿到钱后,我也去找了很多医院看病,都说时间拖得太久,没法治好了。”虽然拿到了赔偿,可是周伟明已经错过背伤的最佳治疗时机,“现在也没办法,痛起来只能吃止痛药。”
背伤不仅仅给周伟明带来了生理上的疼痛,无法久坐的他现在连帮人补鞋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由于条件不好,没有成家的周伟明一直独自生活。记者看到,他的餐桌上只有一个豆瓣酱煮笋,灶台上的几张白菜叶还是好心邻居摘下来送给他的。
“他的日子过得的确比较困难。”周忠友就住在周伟明家附近,对于这位不幸的邻居,凡是能搭把手的重活,周忠友都会伸出援手。周忠友还帮助周伟明向红十字会进行了求助,“希望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帮帮他。”周忠友说。
对于自己的生活,周伟明并没有过多抱怨,他目前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能被纳入特困户范围。如果每个月有点特困补助,还可以承担一些药费。可要申请特困户,必须要年满六十周岁,周伟明还差着几个月呢!
热心读者们,如果您想帮助莲房村的这两位困境中的可怜人,可以打进本报热线215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