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潘宇浩《迹·向》的书稿放在手头已有一段时间。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从《走向》《痕迹》再到《迹·向》,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 潘宇浩的每一步,都是“成长轨迹的最真实的记录”。

  当初的“懵懂”少年如今正背负时光之磨砺,不断成熟,不断走来。 步伐那么矫健,青春那么阳光。我感动于时光的这份温暖,更感动于一个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强大的自信和勇气。在《迹·向》中,这一份别样的“自信”和“勇气”仿佛就在告诉我——“一切的成长,均取决于 态度”。

  因而,在我看来,《迹·向》又不仅仅是关于成长之书,而且还是关于 成长中的态度之书。

  潘宇浩的大学生涯结束了。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之于潘宇浩, 是一种“熔炉中的锤炼”,思考更加明晰,对客观世界的观照更具自己的 认知和见解。换句话说,这样一种体验,他已很好地完成了从“走向”到“迹 ·向”的裂变,从“感知”到“思辨”的进程。《迹·向》一书,收入其大学 期间的大部分文稿,内容宽泛,形式多样,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其间透 露出来的,既有他的浓烈的文学情怀,更有他在“熔炉中的锤炼”的心境和感悟。

  “两年已过,青年做了很多事,但很少能让他把其定为自己青春的里 程碑,主持人、主播、演说家、辩手、歌手,从一个人完成节目录制、音频剪辑、封面制作、电台运作,再到后来在创业比赛中拿省里的金奖、国 家级的银奖。回顾两年,青年做了很多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情,因为他不 想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角落里,而且这些角落都不会是最后的远方。”——《两年很短,遥盼很长》。

  “从黑暗中醒来,在很多人还在狂欢的时间段睁开睡眼而不再惺忪是一件多少有点痛苦的事。不断切换音响里不合时宜的音乐,就像与那些不搭的朋友一一告别,宣告彼此都是大浪淘沙里面淘下去的沙,普遍又普通, 然后把彼此小小的忧虑,作为对岁月无情的致敬,用一次次的睡眠和失忆, 对时光表示渺小的不屑和抗议。然后下一个早晨,这些东西已经被自己丢到九霄云外。”——《闪忆如斯,成念莫及》。

  “如果在相遇时就没有分别,那就不用在依依不舍的夜晚里徘徊于自我沉浸的专属的寒冷里,也用不着带着恐惧,在没有彻底分别之前,内疚地想留下些什么。这一夜,是雨夜,春天的气息还没相遇,一场场夜雨牵 起了冬日不舍的宁静,松松的雨声,密集而又温柔,敲响了地面,敲响了 雨棚,敲响了时间指针的摆动、沉默的话语、行李箱的提起、尝试交流的键盘和不停走远的脚步。”——《雨夜,遇见时没有再见》。

  或思量,或迷惘,或期许,或等待……随手拈来的上述一些文字,多多少少都寄寓着他成长中的“疼痛”和处于“青春裂变期”里的矛盾心理。它们,是真实的心跳,是生活,也是不可规避的一生中的某段经历。

  当这些音符跳动着汇聚在一起,就是一部激情澎湃的青春“交响乐”。相比于更多同龄人,潘宇浩似乎显得更加“老成”,也许,潘宇浩之所以是潘宇浩,原因正在于此——“带着梦想思考,带着惶惑前行,带着态度追逐”。

  斯坦福大学著名行为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 德韦克有一名言:“做最好的自己,取决于你是否拥有成长的心态”。从某种意义上,通过《迹·向》站在我面前的潘宇浩,就是这样一个拥有良好的成长心态的潘宇浩,一个认真而有情怀的潘宇浩。前路漫漫,但他义无反顾已在路上。如此之决绝,是我十分欣赏的,同样,也让我对他的未来、对他的越来越优秀,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做最好的自己!”愿以此与潘宇浩共勉。

  市直 流泉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1-15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67117.html 1 3 做最好的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