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那时候每次有人上门催债,孙女总会拉着我的衣袖问:‘奶奶,爸爸到底怎么了?’”楼阿姨看着乖巧懂事的孙女,心里酸楚,但仍不忘教育孩子,“该还的钱我们还是得还,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做人必须得讲诚信。”
□ 记者 叶小孚 通讯员 祁崇捷
本报讯 一辆破旧的婴儿车,是孙女小时候用过的,楼阿姨用它放篮子,篮子里装满了鸡蛋。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她每天早上都推着婴儿车上街卖鸡蛋,一为了补贴家用,给还在读小学的孙女买点吃的,二为了尽早帮儿子还清欠款。
债台高筑的儿子跑了
她主动担起还款重担
昨天,记者在莲都区人民法院见到了67岁的丽水人楼阿姨,她步履蹒跚,一瘸一拐地在大厅里走着,手里拿着借条。去年年底,她已经帮儿子还清了其中一个执行案的最后一笔欠款,这次她是想来看看,儿子是不是还有债务,她想着帮忙再还一些。
自从2014年得知儿子在外债台高筑之后,楼阿姨便时常这样到处奔波。她不明白,自己眼中一向老实本分的儿子到底是怎么了:“有事也不和家人说,自己在外面欠下这么多债。”提到儿子,楼阿姨的眼眶一下子红了。
当时,儿子与儿媳离婚,儿子跑了,丢下正在读小学的孙女。加上患病的丈夫需要人日夜照料,楼阿姨的生活陷入了谷底。“那时候每次有人上门催债,孙女总会拉着我的衣袖问:‘奶奶,爸爸到底怎么了?’”楼阿姨看着乖巧懂事的孙女,心里酸楚,但仍不忘教育孩子,“该还的钱我们还是得还,你今后的路还长着,做人必须得讲诚信。”
为了替儿子还清银行贷款,楼阿姨变卖了市区的房子。没了住处,楼阿姨只得带着丈夫和孙女租下一套破旧的老屋。为了省吃俭用还债,全家人吃了整整一年的蔬菜。
2016年,债主小陈因为迟迟没有收到10万元借款及利息,将楼阿姨的儿子告上了法庭。由于楼阿姨的儿子早已不知所踪,判决生效后,小陈迟迟收不到钱,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后,莲都区人民法院对楼阿姨的儿子作出了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的处理。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该案的莲都区人民法院徐警官在多次寻找被执行人下落和财产线索未果的情况下,到其家中了解情况。当时家里只剩祖孙三人,家徒四壁实在无力偿还,案件执行难以到位,于是法院准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但此时,承办法官却突然接到了楼阿姨的电话,老人表示要替儿子还债。“我们都没想到被执行人的母亲会主动要求为儿子还债。”徐警官说。老母亲为儿还债的行为不仅感动了警官,也感动了申请人。最终在法院调解下,申请人小陈也放弃了部分执行款,双方达成每月分期还款的执行和解协议。“不能连这点诚信都丢了,儿子不争气,我不能糊涂。”楼阿姨坚定地说。
债主劝她量力而行
她却坚持守住诚信
此前,楼阿姨为了帮儿子还债经常上街卖鸡蛋。增加了对小陈的还款承诺后,楼阿姨卖鸡蛋更勤快了,就连孙女小时候用过的婴儿车也被她改装成了推车,上面可以架两个篮子,里面装着鸡蛋。这些蛋是楼阿姨从朋友处进的货,卖得不贵,赚得也不多,但她还给小陈的钱,却是每个月一分不少。
2018年底,楼阿姨终于把这笔执行款还清。小陈领到钱后,又拿出500元还给了楼阿姨。虽然没有拿回全部借款,但小陈知道,这钱,楼阿姨还得不容易。
有人曾劝楼阿姨:“借条上写的又不是你的名字,你可以不要这么拼。”可楼阿姨说:“我不能这样不讲信用啊,必须把钱还上。”
尽管替子还债的过程异常艰辛,但楼阿姨仍然充满感恩,她说,自己遇到了许多好心人。大多数债主在了解她的情况后,都让她量力而行,这让她感激不尽。但即便大家对她宽容,她却从未动摇过还清欠款的决心。如今,除了卖鸡蛋,楼阿姨还卖起了毛巾和洗发水。“我对儿子的诚信教育不够,那些债主们挣钱也不容易,希望儿子能够担起责任,堂堂正正做人。”一说到这,楼阿姨红了眼眶。
执行过程的无奈和感动,让徐警官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在被楼阿姨的诚信感染的同时,也衷心希望她的儿子能感受到这份深沉的母爱,主动回来承担责任,守住诚信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