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生活圈瓯江艺苑

赵卫洪:匠心磨砺 绝技再现

  赵卫洪,1969年出生于浙江遂昌,工艺美术师,2010年创办青瓷工作室,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兆雄。作品器型端庄,釉水天然,工艺精湛,道法自然。近年来主攻“百圾碎哥窑”研发烧制。其作品入选G20杭州峰会礼品,多次参加各类展赛并获奖。《天球凤耳瓶》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

  百圾碎-洗

  2018年11月11日,在龙泉市区剑瓷西路278号,一家名为“龙泉哥窑百圾碎”的店铺开业了,不少业内人士和市民前往观赏。店铺里摆放的一系列百圾碎青瓷作品,吸引人们驻足观望,饶有兴趣地细细品味和欣赏。

  何为“百圾碎”?日前,在赵卫洪带领下,记者欣赏到了不一样的龙泉青瓷“百圾碎”。“百圾碎”是宋哥窑器的别称,瓷器裂纹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且交错重叠……说起“百圾碎”,赵卫洪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赵卫洪并非土生土长的龙泉人,20多年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收集到两块哥窑瓷片,内心深深震撼。2001年,他从老家遂昌来到龙泉,跑到老乡胡兆雄(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瓷厂里,专业学习青瓷烧制技艺。

  “我在师父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学到了要保持一颗手艺人的匠心。”在胡兆雄厂里学习的5年,刻苦好学、潜心钻研的赵卫洪,很快就掌握了龙泉青瓷的制作、配方和烧窑技艺,成为厂里“挑大梁”的技术骨干。

  赵卫洪认为,青瓷的发展和复兴,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一味追求时尚创意,让传统技艺重现于世并传承发扬,对龙泉青瓷的发展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2010年,赵卫洪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来研究哥窑。为了追逐心中的“百圾碎”技艺,他不断查阅资料、研究古瓷片,经常一个人去山上找瓷土矿,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试验、摸索。2018年5月28日,当他打开窑门时眼前一亮,“瓷器裂纹纹路繁密、开片细碎,与标本瓷片没什么区别,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百圾碎’吗?接着烧的几窑情况相似,釉色、开片、纹路均保持稳定状态。终于搭到失传千年的‘百圾碎’的脉搏了!这些年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赵卫洪欣慰地说。

  “质而实绮,似癯实腴”是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意指陶渊明之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蕴深远。赵卫洪的青瓷作品,并非那种初看就能瞬间吸引眼球的。而具有持久艺术魅力的作品,往往需要品赏者,静下身子,去除浮躁,让内心保持一种纯净,慢慢去品之赏之悟之。当你有了这种心境时,赵卫洪的那些作品,纯粹厚实的青釉,散发出一种深远、素雅和静谧的意境,给人带来一种美妙无比的感觉,如香茗回味流长,让人念念不忘。

  “用最天然的矿土制作最龙泉的青瓷”,这份创作理念,缘于他对龙泉青瓷血统的尊重,这种坚持和我行我素,令人敬佩。在釉料配制上,他始终保持对自然的虔诚,一直亲自上山找瓷土矿,收集原矿石,回来后自己捣碎、研磨、配比,把青釉这种龙泉青瓷艺术之美的主要体现元素,置于至高无上地位。

  匠心磨砺,绝技再现。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正式受理赵卫洪申报的“一种龙泉哥窑百圾碎釉及其烧制工艺”发明专利和“一种百圾碎杯子”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对于赵卫洪来说,这无疑是对他多年来锲而不舍追逐青瓷之路的一种最大的鼓励!

  记者 吕恺 洪汝锋

  百圾碎-贯耳瓶该作品由丽水日报社艺术展示中心收藏

  凤耳瓶

  青釉兽首鼓钉罐

  观音瓶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1-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62855.html 1 3 赵卫洪:匠心磨砺 绝技再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