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庄啸 通讯员 孙毅 赵金淼
本报讯 “最初种地的时候,我们用的是锄头。后来有了犁,但还是很吃力。现在有了新型农业机械,我一个人就能完成五百余亩地的耕种了。”莲都区碧湖镇魏村村村民厉定伟的言语里透出着自信与自豪。
从只耕种几亩薄田到“种植大户”,厉定伟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莲都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莲都区是传统农业大区。改革开放40年来,莲都区不断深入实施各项农业产业振兴政策,不断推进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迈进。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机械化耕作不仅带动了人力的解放,更助推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让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随之实现跨越式提高。
如何使农业生产种植更加精准化、智能化?近年来,莲都区积极探索构建“智慧农业”信息平台,目前已有智能农业基地十余个。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等都实现了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智慧农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何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2014年9月,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面市。“丽水山耕”让莲都区的生态精品农业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提高了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还搭上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齐销售,让莲都区优质农产品走上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据统计,截至目前,莲都区共加入“丽水山耕”背书产品133个,培育“丽水山耕”合作主体165家,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生产经营主体91个,参与“丽水山耕”母子品牌运作商标68个,农产品旅游地商品90个。
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莲都区正在努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宣传、旅游销售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模式。目前,已培育莲都园、处州蜂业园、夫人山铁皮石斛基地、百兴菇业魔幻菇林、鱼跃文化产业园等诸多农旅融合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