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 何嘉妮
在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要礼貌待人,要尊重他人,但没人告诉我,尊重的界限在哪里,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值得尊重。其实,与人相处有一定的边界意识,比一味地尊重更重要。
我曾经在培训班教孩子画画,亲眼见过家庭暴力。一位父亲,一个学期只来接过孩子一回,唯一来的那次,就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打了他,原因是他画的不好。“给你交了这么多的钱,你画的是什么东西?”他一边数落,一边用公文包砸孩子的脑袋。孩子没哭也没闹,只是不停地用画笔做出修改,好像他也认为没有画出父亲理想中的画是一种过错。
我常常觉得,我们从小到大的“尊重观”是有问题的。因为父母是父母,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因为师长是师长,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难道不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爱,老师对我们有教育启蒙,才值得我们尊重吗?这个世界上也有一些父母会不分缘由地打孩子,也有一些老师总摆着高高在上的姿态。我们没有告诉孩子,某些行为是不值得尊重的。
小的时候,我们很少有和大人平等对话的权利,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乖乖地”顺从。尊重,本身是基于平等的,而你会发现,有些孩子对长辈的尊重只是出于对权力、身份的畏惧而已。
实际上,学会因人而异尊重人,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女孩打车的时候遇见色迷迷的司机,心里会产生害怕和恐惧,这时,她们会喊停车吗?通常她们都在忍受,因为不好意思,因为这样不尊重人。这个社会,总是教我们要变成好人,但不会告诉我们,这个社会不会因为我们是好人,所以就遇不到坏人。尊重我们该尊重的人,对不该尊重的人坚决说“不”,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我想,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年龄与性别,只有因为他值得尊重才尊重,只有因为我们互相尊重才尊重,这样的尊重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