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桑榆情常青

十字绣向来深受女孩子们的喜爱,但河南开封市石油公司的退休职工张利平却拈针绣花、飞针走线,绣工比女孩子还要精细。11年来,他对十字绣几近痴迷,相继绣出原创作品50余幅。

退休后迷上十字绣

  65岁的张利平家住开封市康乐家园小区,他家的客厅、餐厅墙上都挂着他亲手绣制的作品。紧邻窗户的书桌是他的工作台,上面放着未完成的十字绣。张利平称:“我已经绣了50多幅,好多都已送人了。”

  张利平介绍,2007年,他从开封市石油公司退休后,在家闲来无事,便想为退休生活增添一些乐趣。一次,他偶然经过一家卖十字绣的商店,一时兴起就买来一套“福”字材料,开始在家绣制。“我的第一幅作品画面比较简单,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绣完以后,老伴、闺女都夸我手巧,我自己也特别有成就感。”张利平回忆道。后来,他就一发不可收拾,渐渐迷上了十字绣。11年里,画面从小到几十厘米的简单十字绣到近2米长、汇聚开封众多名胜古迹的《汴梁颂》,一件件精美的作品相继出炉。

  耗时近两年完成《汴梁颂》

  《汴梁颂》是张利平最引以为豪的作品。“龙亭今日已无龙,繁塔幽幽王气重。天波杨府忠骨在,翰园碑颂炎黄名……”只见在一幅长1.8米、宽0.9米的十字绣画卷上,一首气势如虹的原创诗词赫然绣在上面,整幅绣作的背景为蓝天、白云,磅礴大气,下方集合了龙亭、延庆观、铁塔、大相国寺等开封市著名景点建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从绣工上看,整幅作品针线细腻、手法匀称,如注入了生命一般,蓝天、白云、景观建筑融入制作者的故土情怀后,显得灵动伟岸、富有神采。

  张利平介绍,《汴梁颂》是他花了近两年创作完成的。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通过自己的爱好来宣传开封,2010年,张利平开始着手创作这幅绣品。值得一提的是,整幅作品由他自己设计。他先将书画小样绘制在纸上,并按图纸揣摩配线绣制。

  据了解,这幅绣作光图纸就有12页,整篇作品使用了30种色线、近百万针才绣制完成。这其中凝结了张利平的大量心血。“十字绣讲究眼力、手力和耐力,我每天坚持绣5个小时以上,耗时近两年才完成这个‘大工程’。”

  享受绣线在手中翻飞的快感

  除了《汴梁颂》作品外,张利平还绣制了《田家炳》《邱少云》等50余幅原创作品。为了纪念今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9周年,张利平花了近4个月绣制了一幅长约1米、宽0.6米的《钱学森》。

  谈到对十字绣的热爱,张利平说:“我喜欢十字绣,享受绣线在手中上下翻飞的快感,更享受绣十字绣时内心的平静。我希望80岁的时候还能绣十字绣,因为老有所乐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据《汴梁晚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8-12-24 十字绣向来深受女孩子们的喜爱,但河南开封市石油公司的退休职工张利平却拈针绣花、飞针走线,绣工比女孩子还要精细。11年来,他对十字绣几近痴迷,相继绣出原创作品50余幅。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60406.html 1 3 退休后迷上十字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