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及节假日,在莲都区老竹畲族镇红桥村的“莲家故事”农庄里,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尝以白莲为原料的“全莲宴”,这是餐厅老板郑淑芬自己研发的特色,而她的故事正是不少农村百姓40年来的缩影。
“以前从没有想过我会开饭店,接待各地的游客,让游客品尝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回想起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郑淑芬感慨万千。在2006年之前,郑淑芬一直在工厂打工,每月有一千多元的工资,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去。可好景不长,工厂倒闭了,郑淑芬无奈下岗了。2007年,她来到老竹红桥村种白莲,每到五六月,盛开的莲花吸引了不少周边村民前来观赏。
“那时候,很多人来看莲花让我看到商机,我就想着以观赏荷花为主题,开发赏荷及水生花卉培育基地,以此打开知名度,为莲子的销售奠定基础。”郑淑芬说,自己的首次尝试获得了成功,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
如何让游客在赏荷之余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郑淑芬在2008年建成了一个以综合开发利用处州白莲叶、花、根、茎、籽等全身为目的的莲产品加工基地,和一个以荷花为主题、以“莲文化上餐桌”为目的的“处州白莲全莲宴”餐饮研发基地——丽水市千荷餐饮农庄,也就是现在的“莲家故事”农庄。
多年来,郑淑芬一直坚持着“守法经营、安全生产,围绕主题、美丽乡村,坚守道德、利人利己”的经营宗旨,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30万元,拥有处州白莲种植面积57亩,包含处州白莲种质资源在内已种有70多个种类的荷花,年产值达150多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100多万元。
“以前上班时间固定不自由,现在我和员工一起经营餐馆,在家里开发新的菜品,生活很舒服,每年也有三十万元的收入,非常感谢政府对我们农家乐的关心和支持。”郑淑芬说,多年来,在“三农”政策的指导下,她的农业企业越来越红火,经济效益逐年增加。
对于未来,郑淑芬表示将继续发展莲文化,带领着企业向集休闲娱乐、旅游度假、会议会务、摄影基地、处州白莲综合开发利用和价值提升研究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目标迈进。
目前,我市农业部门正着力在“生态立农、改革活农、科技兴农、质量强农、多措惠农、依法治农”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丽水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记者 吕恺 黄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