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生活圈话题

  “市区两条内河从臭水沟变成了景观河,水清、岸绿、景美,丽水的颜值越来越高了。”今年56岁的何龙伟,微胖,总是一脸憨笑,让人感觉特别平易近人。

  他是市区万象街道丽阳坑河段的专职巡护员,在这个岗位已经干了4年。在丽阳坑边长大的他,见证了丽阳坑由浊到清的历史变迁,更见证了丽水城的美丽蝶变。

  何龙伟说,他小时候常在丽阳坑摸鱼捉虾、戏水玩耍。后来一段时间,由于人们忙于追求GDP,溪水变黑了,变臭了,沿溪居民甚至不敢开窗,人们途经这里,需要屏住气息,快步走过。

  2014年开始,五水共治的号角在全省各地吹响。丽阳坑作为市区两大内河之一,当时是市区最脏、最乱、整治任务最重的黑臭河。2014年4月,何龙伟正式被万象街道聘用为丽阳坑的专职巡护员,专门负责万象街道辖区内丽阳坑河段的河道巡查保洁、周边排污监督和宣传治水等工作。

  何龙伟巡护的河段位于丽阳坑下游,范围包括丽阳街到入湖口的河道约3公里。一顶草帽,一个水壶,几乎就是他巡河的全部工具。上午一趟,下午一趟,从丽阳街开始沿着丽阳坑走到入湖口,他每天巡河时间接近5小时。

  借着五水共治的春风,丽阳坑水系治理启动了包括临时截污、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沿河区块雨污水分流改造、丽阳坑引水等七大类目标任务的“工程治水”攻略。这条曾经的黑臭河,脱胎换骨,脏臭不再。

  “现在水质好了,我终于可以开窗透气了。”蒋锡唐老人的房子,紧挨着丽阳坑,老人记得,曾经每到夏季,门前的丽阳坑就散发出阵阵臭味。无奈之下,他将西面唯一的那扇窗户关闭,想不到这一关,就是30年。如今,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他说,看着河中的鲤鱼游来游去,感觉自己生活在花园中一般。

  “丽阳坑现在另外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沿线的居民,以前我们是入户要求他们积极配合治水,而现在是他们主动参与到治水当中。”何龙伟说,附近居民对待内河的态度,折射出一座城市文明素养的提升,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为“治水”并非一家之事,治好了水,受益的是每个人。

  今年市区城中村改造中,丽阳溪水系综合整治三期工也顺利推进。今后,还将进行河道整治,建设两岸行人游步道、景观亭,进一步提升颜值,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丽水以水为名,因治水而兴。处州大地上生动的治水故事,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8-12-1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5691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