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叶小孚 通讯员 邱哲
本报讯 蚂蚁借呗、微粒贷、京东白条……这些信用贷款产品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申请。一些人由于信用问题未能开通网贷业务,于是寄希望于短期内快速提高额度,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今年4月,龙泉小伙小余使用“微粒贷”微信小程序,却因为自身信用问题无法开通。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此前添加的一个微信名为“A客服小李”的好友引起他的注意,该好友在朋友圈发布广告,称可以帮忙开通各大银行信用卡、微粒贷、蚂蚁借呗等业务。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小余联系了对方,很快收到答复:“如您要申请办理微粒贷业务,需先付500元定金,并向我们传送您的身份资料,开通成功后根据额度返点,1至5万是998元,5至10万是1996元。”
小余信以为真,马上给对方转去500元,并传送了自己的身份证等资料。没多久,对方传来一张图片,显示小余的微粒贷已经开通,额度为35000元。但“A客服小李”称,还需要小余再返998元现金给他。看到图片上显示已经开通,小余没来得及打开手机验证就直接打了款。可当他打开微粒贷时,发现自己的账户还是老样子,此时再找“A客服小李”,对方已经将其拉黑。
小余报警后,犯罪嫌疑人黄某某等人落案。据黄某某交代,他们今年3月成立了一个工作室,通过打电话、加微信等方式联系客户,并根据设定好的聊天“话术”与其沟通,使客户一步步落入陷阱后,再以各种理由收取定金、手续费、开户费、保证金等,一旦客户发现上当受骗就会被拉黑。
今年11月,龙泉市检察院对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提起公诉。日前,经龙泉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黄某某等4人的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至有期徒刑3年不等,并处罚金1-2万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