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杨炳林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隆昌汽矿担任石油钻井技术员,1964年调到四川泸州,后一路升至钻井高级工程师。“今天开会、明天出差”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95年退休。空闲下来后,他突然有了很强烈的失落感,便开始试着找点事情做。刚开始,杨炳林打了一年麻将,但他觉得打麻将老吸二手烟,又缺乏运动。思来想去,他决定选择打游戏。
1998年,杨炳林买了第一台游戏机。此后,打游戏便成了他最热爱的娱乐活动。 每天下午3点到6点,是他打游戏的时间。今年7月底,杨炳林外孙的女朋友把他打游戏的日常拍成视频传到网上,杨炳林突然在网上收获了一大帮粉丝,有网友在他的微博里推荐新游戏,热情地邀请他一起玩。
与游戏机店主成忘年交
在游戏世界里,杨炳林没有对手,因为这么多年来,没人跟他一起玩。外孙杨艺浣才几岁的时候,跟外公一起玩过,作业做完后,打游戏是外公给予的“奖励”。今年26岁的杨艺浣记得,自己玩过的有《恐龙危机》《古惑狼》等,渐渐长大,他就只玩网络游戏了。
杨炳林曾找到卖游戏机的老板夏宇,问他有没有打主机游戏(PS、XBOX等主机上的游戏,以单机为主)的“老朋友”,介绍两个,一起玩。夏宇很肯定地告诉他,没有,一个都没有。“现在都玩网络游戏了。”夏宇说,主机游戏和单机游戏,变成了一些人的情怀,也成了回不去的过去。杨炳林曾到店里来跟夏宇“切磋”射击游戏,夏宇自叹不如。两个人一起打游戏,也一起聊游戏。两个年龄相差50多岁的“游戏达人”,有说不完的话。
对于为什么坚持玩主机游戏,杨炳林坦言:“主机游戏比较适合我,界面清晰,节奏感强,比较激烈,网络游戏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达到游戏目标。再加上我现在年纪大了,玩网络游戏的反应跟不上年轻人,玩不赢他们。”
既爱游戏又爱乒乓球
20年时间,杨炳林已玩了500多张光碟,这些光碟攒了满满的好几箱。每打完一张,他都会细致地用笔标出通关时间和通关后的结局。他打游戏从来不看攻略,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和学习,了解制作人的本意。用他的话说,那一张张游戏碟,都是自己认真探索过的游戏世界。
在家里,杨炳林的老伴武健民也是支持他打游戏的。在小视频里,常常能看到武健民坐在一旁看老伴打游戏,有时还参与讨论。在网络走红之后,杨炳林说自己很开心收获了这么多人的喜欢,“如果再出更好的游戏机,只要我身体还能玩得动,我会一直玩下去!”
杨炳林还有另一个爱好——打乒乓球,他一般去泸州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打。杨炳林打乒乓球还拿过多块奖牌,最有分量的是2007年四川省老年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第二名。对于打游戏,他如此理解:“打游戏不单是玩,也是修身养性的好办法,打不进就改方法再试,增强做事的毅力。打游戏跟打乒乓球一样,都是一种运动,一个是脑力运动,一个是体力运动,有这两样爱好的老年生活,有乐趣,也健康。”
(据《快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