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庄啸
本报讯 今年,青田县祯旺乡新建改建农村公厕26座,估算投资约70万元。经过全乡的努力,祯旺乡完成改厕任务,目前祯旺乡已经对全乡的公厕进行验收。
在祯旺乡祯旺村的山水街上,村民李八都谈起今年乡里的“厕所革命”不禁竖起了大拇指:“我家边上的潭头坑公厕原来是个露天厕所,即使改成了沟槽式厕所,多户村民公用,还是又脏又臭,都影响到我店里的生意了。今年开始,乡里对公厕进行改造后好多了,气味都没了。”
潭头坑公厕的改善是祯旺乡“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今年祯旺乡通过前期摸排调查,对各村需要整改的公厕具体情况进行梳理汇总,严格按照厕改技术规范执行,保证冲水桶安装规范、化粪池防渗处理得当、水泥盖板厚度达标等。
“祯旺乡的公厕改造分四个档次,完善提升,对标提升,对标改造,补缺新建。所有的公厕都按照省里和市里的标准去改造。在安全防护方面,我们在公厕增加了安全扶手,以及蹲坑和马桶的标识牌。并配备了部分绿化和灭蚊灯,这都是按照2A标准做的。”祯旺乡副乡长陈潜介绍,“每个蹲位和厕位都按照省级标准做的,增加了一个是衣服挂钩,还有一个厕纸盒、垃圾桶。这里还安装了一个侧板,方便过来上厕所的人,放放旅游包啊,或者放放手机。”
经过改造,乡里公厕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变。但是要消除臭味,还是要依靠后期的管理。
据了解,改造完成后乡里每个公厕都有专门的保洁员、督查员,有厕所长和责任所长。每个公厕都有两本记录本。第一本是挂在公厕里面的一个保洁记录本,每个保洁员每天打扫干净以后,要在那里签个字打个钩。每个村里都有个公厕督查员,对村里每个公厕进行卫生状况督查,检查没问题以后也会在那里签字、打分。
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农村公厕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农村公厕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真正补齐乡村人居环境短板,提升群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