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玲的儿子坤坤硕士毕业,刚刚入职上海一家国企。他说:“我发工资了,给你们订往返的机票,过来一趟吧……”孩子想表达孝心,当父母的自然要成全。周建玲决定去上海,放下电话她就开始筹划带什么东西给儿子。两口子先蒸了两天包子,100个。儿子爱吃牛肉泡馍,两人专门买了1公斤腊牛肉,打算去上海做,同时带了三大瓶自制的辣子酱,还有枣。
11月22日去上海,机场工作人员一算,行李共38公斤,托运费578元。“当时我有一秒钟想过放弃包子,这钱比包子本身贵啊,但一想到让儿子吃上家乡味,我就决定带了。”周建玲说,“到了上海后,看到儿子吃得那么香,我觉得值了。”
在上海待了三天,周建玲不断地给儿子做好吃的,“厨房处于密集输出状态,饺子、牛肉泡馍、扯面……”
坤坤说:“现在我住的地方,冰箱里除了包子还是包子,每一次打开冰箱,都能看到父母满满的爱。”
年龄再老
还是父母的孩子
被周建玲感动着,60岁李女士也追忆起母亲的礼物——母亲生前86岁高龄为自己改制的围裙。
“本是件不起眼的绿色针织裙,已穿了十余年,我屡次想扔。没想到某日下班后,我妈突然神秘地说,‘看我给你做了什么’,然后她就端出叠得很整齐的围裙,展开给我看,我被‘惊艳’到了。”李女士说,母亲过世后,她越发觉得那围裙好看,因为仿佛又感受到母亲的爱。“我舍不得常穿,怕弄坏,常常在特别想妈妈时,拿出看一看,在身上比一比,就好像和我妈一起做饭一样。”
“在我看来,世界的爱有很多种,但只有父母的爱最纯粹、最不需要等价交换。”李女士说,“儿女年龄再老,在父母眼里仍然是孩子,总让他们惦记。我那时是退休又给别人打工,可妈妈总操心我吃了没,穿得暖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