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杨敏 通讯员 曾慧琴
本报讯 上周日,市区花园中学的校园内开出了一家“诚信小超市”——这里无人看管,学生自主选购商品,自己付钱、找零。三天过去,超市营业额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出现了盈余。
无人超市开设在花园中学教学楼一楼的楼梯转角,超市里陈列着作业本、圆珠笔、便利贴等学习及生活用品,墙上设有“诚信投币箱”。
课余时间,不少同学会来这里购买学习用品,只要根据物品所标注的价格把钱投入投币箱中,就可以直接取走物品。如果没有携带现金,可以先在诚信超市的记账本中标明欠款金额、班级和姓名,还钱时记得登记就好,全程自助且没有监控。
“我的水笔没水了,顺便来这里买一支。”702班的吴小鹏拿起一支水笔,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放进了投币箱。
开设无人超市的想法,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提出的。蓝曾莉老师是无人超市的负责人,她每天安排超市管理员收摆待售物品,并清点营业额。在一本账本上,记者看到了超市的收入情况:周日1080.5元,周一679元,周二510元,三天总收入2269.6元,不仅没有亏损,反而多出了65.3元。蓝老师分析,造成“多收”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没带零钱,干脆投了超出物品原价的纸币”。
蓝曾莉告诉记者,办无人超市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培养学生们的诚信意识。各个班级也设立了诚信零钱箱,用于学生购物时兑换零钱。
“诚信是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无人超市恰恰是我们践行诚信的一个锻炼场所。”709班的张颜西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一举措也获得了家长的支持,705班学生涂亮的家长说:“做了一段时间的管理员之后,我的孩子从服务中体会到了成就感,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严格了。”
取走物品,塞进零钱,这不仅仅是一买一卖的过程,更是诚信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