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近日制作的有关离婚纠纷的专题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14.86%的夫妻因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解除婚姻关系,其中,有91.43%的案件是男性对女性实施家暴。
暴力只会带来伤害,家暴亦是如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受伤害,社会也会受到波及。近期闹得轰轰烈烈的蒋劲夫家暴事件,看似受伤害的是其女友,实则蒋自己又何尝不是受害者?当然,他们的家人估计也难以幸免。看起来只是一起家暴,实则已演化成一场噩梦。
小时我老家有一对夫妻,丈夫三天两头打老婆,老婆被打得受不了,就逃到田野里哭。邻居劝道,你也要硬气一点,不然更会打你。女人说,我要硬气,他非打死我不可。于是,就只能忍。又有人劝丈夫,少打老婆,老婆是你自己的。丈夫说,对啊!老婆是我的,想打就打,怎么了?结果,可想而知,那日子过得真是惨不忍睹。这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家暴当然必须遏制。如何遏制?当事双方得先给自己“洗洗脑”。要认识到家暴危害,认识到反家暴好处,家暴的遏制就大有希望。
一来,作为施暴方,要深刻认识家暴的危害,洗掉不把家暴当一回事的观念。许多人的想法是,打自己老婆,别人管不着。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非常成问题的。家暴是违法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实与在大街上行凶没什么区别。如果认识加深,你还下得了手吗?毕竟,一堆后果你不一定承受得起。
二来,作为被施暴方,要把对反家暴的顾虑从脑中洗掉。家丑不可外扬,反抗可能更会惹恼对方,变本加厉对自己施暴。诸如此类的想法使很多被施暴者心里发虚,选择忍气吞声,更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此一来,施暴者就更加肆无忌惮。自己不争气,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多管。结果,事情一步步恶化,家暴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作为被施暴方,一定要消除顾虑,既然对方都没顾虑,你顾虑作甚?没有顾虑,就会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