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身边的20位朋友做了一个调查:你的朋友圈对父母开放吗?其中5位表示对父母完全开放,另外15位设置了分组可见,部分屏蔽,只有转发励志人生、健康生活的时候才会对他们开放,其余聚会的、快乐的、悲伤的信息,统统把父母“拒之门外”。有个朋友说,跟父母之间已经有很多道“坎”了,因为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太落后,没有共同语言,他们不理解子女们为什么这么晚睡,不理解现在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懂新潮时髦的事物。所以,索性屏蔽了吧,省得烦。
打开父母的微信朋友圈,很多标题都耸人听闻:《三天还你一个20岁的身体》《高血压特效:永远断根》《不转不是中国人》《参加一个泰国旅行团只要999元》……不管我多么义正辞严地告诉父母:不要相信那些推销、卖药的信息,都是骗人的;不能参加所谓的低价旅行,都是购物消费,不能信!可是,没过多久,他们还是会买回一大堆包装精美的保健品,依然兴致勃勃地报名参加低价旅行团。他们怎么了?会被这个时代抛弃吗?他们能跨过我们之间的那么多道“坎”吗?
其实,不止我们有这种担心,父母也有同样的困惑:当他们不懂网上支付,跑到营业厅缴费却发现账单已经自动扣款了的时候;当他们外出吃饭,却发现到处都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的时候;当他们出门旅游,却发现地图已经毫无用处的时候……他们从高高在上、让我们仰望的家长,变成了站在原地,等我们拿着手机支付、导航查找路线的“乖小孩”了。与我们之间认知上的鸿沟,让他们不能理解现在的高科技、新潮词,渐渐和我们没了共同语言。他们望着逐渐拉大的“坎”无可奈何,不是他们不想追,而是他们老了,赶不上了。他们在过去的岁月里、过去的经验里踏步,已经追不上我们的脚步了。
有一句话说“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可是,比起时代抛弃父母更残忍的,不正是我们吗?是我们无意间的嫌弃,让他们干脆蜗居在自己的世界里;是我们的不耐烦,让他们连对我们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是我们的冷漠和疏离,让他们感觉我们不再需要他们。是我们在无形中堆砌了无数道难以逾越的“坎”。好多时候,我们忍不住埋怨父母,教了这么多次微信发红包还是学不会;教了这么久的支付宝付款还是操作失败;明明可以上网买的大件物品,非要大老远跑到实体店,买完还要自己背回家。可是,真的是他们不努力吗?还是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得太快了?他们只是老了,学不动了……
用真诚沟通推倒这道“坎”
从朋友圈取消对父母的分组开始,敞开心扉,把喜怒哀乐都暴露在父母面前,不再报喜不报忧,与父母在朋友圈中点赞、评论,像朋友一样友好互动。
现在,我明知得到的是唠叨,朋友圈也不会屏蔽爸妈了。即使不想他们担心我受委屈、担心我吃苦,即使他们一再唠叨吃宵夜不健康,我也不再把他们从我的生活里“赶”出去了。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的烦恼、我的进步、我的委屈;我想让他们知道我今天吐槽了什么,身边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温暖,让他们觉得,即使不在我身边,但至少还能了解我。周六赖在床上吃外卖,微信运动只走了7步,他们就能给你打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发上百条语音。我也真实地告诉他们,我这条裙子就是花了800元买的,而不是80元;骄傲地告诉他们,这个包包虽然贵,但是是我用自己挣的稿费买的。我要让他们知道,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着什么,又出现了什么样的精彩。
用耐心包容磨平这道“坎”
最好的孝顺,不是钱财上的施予,而是在老人们快要被时代抛弃的时候,拖拽着他们,不丢下他们,让他们老得慢一点,给他们生命的朝气,带动他们对新鲜事物保持积极的态度,尽可能不让他们从心态上老去。让他们通过我们,了解现在这个世界,而不是沟通越来越少,到最后的对话只局限于衣食。我教会了他们用支付宝扫码骑哈罗单车,周末的时候一家人骑着单车去万地看场最新的电影;教他们用马蜂窝旅游查找攻略,去年冬天,他们去哈尔滨滑了雪,最近一个月,又去新疆走了独库公路吃了馕饼;教他们使用手机相机和微单,他们在朋友圈晒的照片,让我觉得我们从未如此亲密。我耐心教他们我世界中的事物,让他们也享受到便捷的生活,参与我的时光。
用温暖陪伴跨过这道“坎”
年少时的我们,信誓旦旦说“我要努力学习,成为父母的骄傲,给父母最好的生活”。长大后的我们,的确成了父母的骄傲,但是我们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何出发。长大后,我们的世界变得很大,远游寻梦时,却常模糊了父母的音容;老去后,父母的世界却变得很小,小到只剩下盯着我们。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必有衣锦还乡的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是,父母还能等我们多少年?网上有这样一个说法:人生其实只有900个月,而你可以用A4纸画一个30*30的表格,每过一个月你可以在小格子上打钩。如果我们的父母足够长寿,我们一个月见两次面,那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时间,也只有区区20个格子。假如一年见一次面,就会只剩下1个格子。1个格子!即使岁月对他们不会仁慈,但是作为儿女,我们能对他们做的,就是温暖的陪伴。
青丝挽成雪,嫩指画成茧。岁月的风霜将他们曾经稚嫩的双颊拍打成沧桑,每一条纵横的皱纹都写着我们的成长,每一个深浅的斑点都刻画着我们的记忆,当初是他们牵着我们的手认识世界,听到这个世界的声音,是他们教会我们在跌倒时怎么有尊严地站起来,是他们在我们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没有让我们的童年感到贫瘠和窒息。一代人用青春换取另一代人的蓬勃,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间他们就老了,我们可以转过头来,牵起他们的手,让他们跟上我们的脚步,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有机会一起同行,一起去看崭新的风景。
(李静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