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大花园城事

  □ 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王凤凤

  

  打包、贴标签、装箱……11月28日下午,记者在云和县物流城看到鹤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线上线下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公司负责人张建芬正加紧安排工作人员将公司的农特产品分门别类,存放备用,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二”购物节做好准备。“现在网络销售越来越好,我们每天都要忙着备货发货。”清点着待发的货,忙碌的张建芬笑着说。

  区域公用品牌为企业当“靠山”

  出生于云和的“85后”姑娘张建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中国最美梯田”——云和梯田的白鹤尖山脚,大学毕业后曾在外打拼多年。2014年夏天,一次朋友间的偶然聚会让她“脑洞大开”——“云和梯田景区刚刚开发不久,周边有很多绿色农产品和特色的腌菜,为何不通过‘互联网+’把产品推出去呢?”

  说干就干,很快张建芬就开始建立蔬菜基地。短短几年时间,她已经拥有近二十个蔬菜大棚,规模200余亩。此外,她还积极带动村子里的100余名村民一起“合作”种菜,由她提供种子,村民负责种,然后再以高于市场价15%收购,每年给留守村民直接增收超过100万元。

  张建芬品牌意识比较强,很快就注册了“白鹤尖”商标。但在经营过程中,张建芬发现,“白鹤尖”商标尽管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到了外地就基本没有人知道,这让她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感到有些吃力。

  2014年9月,全国首个地级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正式面市。从此,丽水逐渐告别了山区农产品品类多而散、主体多而小,形形色色的农业品牌难以在市场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局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建芬参加青年创业者沙龙,被主办单位推荐去参加“丽水山耕”的首期培训。这一培训让她看到了公司发展壮大的希望:使用“丽水山耕”,就等于有了一个更大的区域背书,只要将“丽水山耕”和“白鹤尖”两者结合起来,成为“母子商标”,就再也不必担心“白鹤尖”知名度不够。看到这一区域公用品牌“含金量”后,张建芬马上申请加入了市生态农业协会,成为首批会员。

  有了“丽水山耕”的信誉背书,张建芬的“白鹤尖”发展势头强劲。如今,在多方努力下,张建芬已构建了一条“基地种植+合作社+农户种植+电商销售+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仅线上淘宝店今年已实现营业额280万元。

  谈及取得的成绩,张建芬坦言,这受益于丽水山耕的品牌效应。“我们企业可以说是和丽水山耕品牌一起成长起来的,有区域性的品牌在前面开路,让我们省去了很多成本投入。”张建芬说,企业只要把质量做好,其他到各地去做营销、搞推介、开拓市场,都由母品牌方统一组织,效果很好。假如都要企业去找市场和搞销售,困难是无法想象的。

  品牌统一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如今,在丽水各地像张建芬一样在老土地里挖掘新商机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他们踩泥巴回乡,又不拘泥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关注生态、环保、健康,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农业经营模式转型升级。而丽水“新农人”的发展之路,也离不开“丽水山耕”的引领。

  “丽水山耕”的作用,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实现溢价,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倒逼着标准化,引领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路径。根据规定,加盟“丽水山耕”的品牌,必须全程记录生产信息,销售之前必须通过检测。如有一例检测不合格的,就将取消品牌授权。

  近4年来,“丽水山耕”品牌富农成效已初步显现。截至2018年6月底,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会员733家,建立合作基地1122个,品牌销售额累计达到101.58亿元,平均溢价超30%。

  随着“丽水山耕”品牌的发展壮大,企业产品从原来的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许多企业通过“丽水山耕”品牌统一管理,尤其是“基地直供、检测准入、全程追溯”为宗旨的经营模式,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益。

  做好品控、打响品牌,“丽水山耕”正吸引越来越多农户加入。短短4年间,丽水九县(市、区)已有700多家企业加入到“丽水山耕”品牌旗下,形成了菌、茶、果、蔬、药、畜牧、油茶、笋竹和渔业等九大主导产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品牌共享,强市富民”。如今,丽水山耕相关产品正通过“生态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电商化销售”的方式走出丽水,走向全国。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8-12-0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51734.html 1 3 /enpproperty-->